看《知否》品刺繡

發(fā)布日期:2019-02-28 作者:瑞珂瑪 瀏覽量:527

知否,知否?



應(yīng)是綠肥紅瘦。



——李清照《如夢令》



最近《知否》在各大平臺熱播,很多喜歡的網(wǎng)友們都早已經(jīng)開始圍觀了。



從《延禧攻略》的熱播到《知否知否應(yīng)是綠肥紅瘦》的播放,在劇中除了有吸引我們的劇情,還有華麗刺繡服裝和

精美的道具讓我們眼前一亮,我們還可以看到在許多的女性角色中帶著一把好看的扇子,扇面雅致大氣,扇骨細膩

溫潤。



從《知否》里你也能看到服裝上精致的刺繡,這些都在揭示著宋代審美的低調(diào)奢華。


紋樣:只有你想不到的,沒有我繡不出的



宋代的刺繡服飾也多為清雅的調(diào)調(diào),劇中常出現(xiàn)在盛家姑娘們身上的各種花卉紋樣就是當時最流行的,未嫁姑娘們

穿起來更顯得嬌俏可人。



孔雀代表著尊貴,而且大娘子身上這件選的還是孔雀羽毛,既彰顯了主人的身份又沒有太喧賓奪主,是不是十分

“精明”?



竹子被譽為四君子之一,古今文人墨客對竹子的愛不用多說,由朱一龍扮演的小公爺身上的竹子圖案也符合著他翩

翩君子的人物形象。



劇中無論是姑娘還是太太們,手里都會拿著一個十分精致的扇子,它的名字叫團扇。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,這些樣

式精美的團扇上面刺繡著精美圖案,除了優(yōu)美這個特點之外,更重要的是富貴和莊嚴。



在北宋時期一把好的扇子,就像如今一個名牌的包包,不但可以彰顯持扇人身份,更能顯示這個姑娘的審美,順帶

裝點姑娘不一樣的風(fēng)情。



團扇作為裝飾品,其實在我國的歷史上,有很高的文化意義。團扇本身使用的材料,如手柄的材料、扇面的絲織物、

刺繡、題字、題畫都是很有講究,這個精致的小東西歷經(jīng)一代又一代能人巧匠的手,為無數(shù)代的國人創(chuàng)造了很多的

經(jīng)典之作。